会议专题

社会形态转变中政治形态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北京与柏林对比研究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空间载体,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发展,城市空间也随之改变.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改变,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社会形态,新的政治形态.本文聚焦在社会形态变动中政治形态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对北京与柏林进行对比研究.根据两座城市历史的共性将社会形态分为旧社会形态稳定期、多种社会形态动荡期以及新社会形态确立期三个阶段.进而针对政治空间以及政治衍生空间两个空间层面展开了空间历史演变的梳理.对比发现,两个城市在封建统治时期奠定了城市基本的发展原点、旧城肌理、发展轴线与城市核心区域.而在政权动荡期,临时的政权对原有城市空间进行了碎片化空间重构与颠覆.最后在新政治形态的统治下,经历政治中心空间的进一步改造以及核心区的重新确立,并且以一种新空间形式对城市空间进行了重新开发与建设,并形成了独特的空间肌理.

城市空间 规划设计 社会形态转变 政治形态

魏嘉彬 吴依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KPF建筑咨询公司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18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