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安全性评估及隐患要素优化--基于南昌市四个典型儿童化住区的调查研究

为弥补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安全性评价及优化研究不足,以南昌市四个典型儿童化住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定时定点拍照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析分析法从道路交通安全、活动设施安全、游憩活动安全和住区环境氛围四个方面构建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安全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及住区安全性定级,分析各住区安全隐患要素分异并提出优化建议.发现:(1)典型儿童化住区的儿童户外活动模式是:①男女比例平衡,以7-12周岁儿童为主,六成以上由父母陪同;主要活动类型为球类活动、骑自行车和追逐打闹,主要集中在儿童专类空间和公共游憩空间;②近一半儿童每周活动频率为1-2天,四成以上儿童每次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工作日户外活动时段主要为18:00-21:00,而周末为9:00-12:00;(2)评估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安全性可采用由3个准则层及10个指标层组成的模型,模型指标权重由1-5标度赋值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通过耦合专家意见及综合评价指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得分给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安全性定级.(3)不同的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安全隐患要素存在差异,其中道路人车分离设计、配套设施完整程度、监管力度、场地维护管理程度指标是影响南昌市4个典型儿童化住区安全隐患的最关键因素.

城市儿童化住区 规划设计 户外活动 安全性评估 隐患要素

徐蕾 单卓然 龙春英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13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