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市游憩流空间结构的节事效应及机理--以南京秦淮灯会为例

探索城市游憩流的空间分布特征、交互效应及其规律性,对于城市游憩空间规划与管理、开发评价与测度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对热力数据的采集和地理空间分析,初步得出在大型节事的影响下城市游憩流的空间结构在”均衡状态”表现为面状,而在游憩流的集聚效应下出现的”多中心”则表现为点状,将多中心联合起来考虑而整体呈现的带状结构则是线状的表现,城市游憩流空间结构呈现出多层级、有序列、有组合、有变化的特点,并形成了相应的”节事游憩带”;通过进一步探讨总结得出:在节事影响下,城市城市游憩流空间结构可呈现协同效应、叠加效应、逆虹吸效应、反木桶效应、安泰效应、蜂聚效应这六大效应,最后对节事效应的机理过程进行了提炼,并提出相关讨论和思考.

城市游憩空间 规划设计 管理机制 节事效应

赵鹏风 郑一帆 贾鸿雁

东南大学旅游学系 东南大学测绘工程系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9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