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生命周期视角下康定市城镇生态环境容量研究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采用生态足迹法,对四川藏区典型城市康定各生命周期阶段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情况进行动态测算,研究表明:康定城镇发展已经过5个周期,每个周期主导要素不同.近40年来康定人均生态足迹逐年增加,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虽在整体上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盈余在逐年递减,未来存在较大生态赤字风险,其生态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自然资源、产业经济、人口规模、政策支持是其生态环境容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据此,基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提出四川藏区城镇生态化发展路径:加强生态保护,提高土地生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生态承载力作为规模约束,合理规划城乡空间格局;加强区域合作,促进资源流通的良性互动.

城镇规划 生态环境容量 空间格局 区域合作 资源流通

曹奉鄂 毕凌岚 张梦洁

西南交通大学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12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