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灾害情境下全过程的韧性评估--以广州为例
在韧性城市的建设背景下,梳理总结了国内韧性评估相关研究的局限性,提出评估”韧性”应当是一个包括”防灾-受灾-恢复-适应”四个阶段的动态过程,由此通过韧性矩阵(resilient matrix),从组织、物质、社会、信息四个维度,尝试构建了一种”全过程”的韧性评估方法,并以台风”山竹”袭击广州为例,从台风灾害的情境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乡村韧性明显滞后于城市韧性;重应急、轻规划的现象突出;防灾意识和舆情导向有待引导和培养.最后,提出韧性评估应该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静态、带有预测性质的脆弱性评估,另一个是动态、实际的基于具体灾害事件的韧性评估.脆弱性评估根据研究区现状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建设情况建立相应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有助于理解各方面防灾减灾的完善情况;基于特定灾害事件的韧性评估更注重于对受灾全过程、各方面情况的分析,有助于检验抗风险评估中各方面”预测值”的实际情况.
城市规划 韧性评估 评价指标体系 台风灾害
李镝 李雪琦 孙宇虹 杨柳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13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