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适应性理论的防暑避灾场所规划研究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极端高温成为城市面临的最严峻的极端气候灾害,带来高死亡率和严重的公共社会问题.避暑纳凉是城市居民夏季的刚性需求,本文探索防暑避灾场所规划来缓解公众避暑需求,将避暑纳凉纳从居民自寻出路变为城市主动供给,以提供纳凉便利.本文基于西安市城市居民高温热浪下的适应行为的调查分析,发现城市居民对纳凉场所的需求特征,从适应性理论提出城市空间的适配拓展,围绕安全性、舒适性、可达性的原则进行场所的选址与布局,规划从公园绿地、地铁站点、公共建筑、商业设施等四种类型的防暑避灾场所体系,并从建设策略、使用策略和保障策略等提出适应性管理措施,以期提升高温热浪期间居民的适应能力.

城市规划 防暑避灾场所 空间布局 高温热浪 环境适应性

胡凯丽 黄晓军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11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