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人居共同缔造”导向下乡村规划新模式探索--以青海省土关村为例
美好人居共同缔造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有效治理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效用,但在这种理念导向下如何进行乡村规划.本文在对美好人居共同缔造内涵阐述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城乡规划本身所面临的发展瓶颈两方面探究其产生的动力机制,在当前规划价值观指导下的政府、规划师和居民角色转变的基础上,探究乡村规划新模式: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公众参与的规划方法,动员多方力量,对乡村规划工作机制进行研究,探究美好人居共同缔造的意义——促进经济发展,重构良好的社会结构,重塑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进而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让居民共享其成果,并以青海省土关村美好人居共同缔造为例,验证乡村规划新模式的可实施性及规划成果的有效性.通过乡村规划新模式的探索,以期为新时期其他地区的乡村规划提供参考.
乡村规划 人居环境 公众参与 动力机制 价值观
杨延涛 丁奇 王旭
北京建筑大学 长安大学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13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