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降低社会风险的棕地再利用规划策略研究
我国棕地再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全国各地棕地再利用”毒地事件”屡见不鲜.本文以棕地再利用过程中的社会风险为切入点,首先,研究发现棕地再利用过程中导致社会风险的形成主要有污染物毒性、暴露途径和累时效应三大主要因素.其次,剖析我国存在的”高社会风险”棕地再利用规划现状问题,包括棕地的环境管理与控规编制时序相脱节、用地性质、开发强度与污染情况相矛盾、公众参与程度弱与追求健康心理相背离.最后,以苏化厂原址场地的控规调整为例,提出”低社会风险”的棕地再利用规划策略,其一,对接环保部门,摸清场地内污染情况;其二,结合污染分布,拟定多风险比选方案;其三,针对暴露途径,调整控规开发强度;其四,联盟多元主体,实现”全过程”公众参与.
棕地再利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 开发强度 多元化主体 公众参与 社会风险
钱悦斐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分院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10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