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乡愁元素在乡村建设中的表达与应用--以张家口市鱼儿湾村为例

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在某些乡村建设过程中,模式化严重,造成了”千村一面”现象,不仅使乡村失去了自身的特色,还割裂了乡村历史文脉的传承.使”乡愁”无处安放,使得村民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对新建成乡村的认同感降低.要想将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且拥有属于自身特色文化的村落,必须将”乡愁”融入乡村规划设计与建设的过程当中.研究首先以”乡愁元素”的提取为切入点,在全国选取了120个村落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将村落中出现的”乡愁元素”进行研究,并根据乡愁的触发机制不同将其分为”物质类乡愁元素”与”非物质类乡愁元素”两个大类以及若干小类,完成《乡愁元素评测问卷》的制作.总结出”乡愁元素”在设计中的三种表达形式:保护利用法、类比利用法、固化利用法.通过进行实际项目的规划设计来探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后续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乡村规划 乡愁元素 表达形式 触发机制

尹靖阳 王秀武 蔡圣 李国庆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农业大学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13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