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法与意象比较下的黄龙溪古镇空间形态解析
在经历了数十载战争与动乱后,留存下来的古镇成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古镇资源也成了学者们研究古代传统人居环境的可靠范本.但随着资本力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古镇在保护开发时,其空间形态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丧失了其原真性.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相同时期下的黄龙溪古镇整体空间形态分别放在”句法”与”意象”两个不同角度下去分析,并通过分析结果之间差异性的变化来解释近年来古镇保护开发对其传统空间形态造成的影响与破坏.句法理论下,通过轴线分析与凸空间分析的方法探索古镇各项量化指标,确定该评判标准下的”好”空间;意象方面,通过认知地图法确定现实情况中给人深刻印象或是集聚人气的空间.两种评判方式都将从古镇整体形态,街道网络构成以及景点设施分布这样”面-线-点”的三级空间结构入手,将测算与现实、诗意与数据、感性与理性相对比,并透过结果深入分析黄龙溪古镇保护开发时对空间形态造成的影响或者破坏,并提出相关建议.
传统古镇 规划设计 空间形态 评判标准
何毅文 魏皓严
重庆大学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8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