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传承共生视角下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探索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人居智慧、地域文化的结晶,街区活态的延续对地域历史文化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认知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双重属性”保护困境的背景下,明确街区保护的双重目标,提出从物质环境到人文环境的四大保护理念转变,重视地方社会生活记忆和人文环境的延续,强调街区”居住使用”属性的保护,改善民生.总结建立”保护与传承”、”保护与共生”、”保护与实践”保护规划编制框架,充分发挥原住民在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价值与作用,实现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双重取向平衡,保护街区居民的社会生活.南泾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是在此框架下的编制尝试,为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遗产”属性、”居住使用”属性的保护平衡提供新思路.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规划 历史遗产属性 居住使用属性

刘维超 顾怡川 卢新宇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11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