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郊区化时代的治理模式进展与探讨--基于国际案例的分析
新世纪以来郊区快速发展,并成为研究城市的新焦点,各类理论涌现.其中”后郊区化时代”用以描述区别于战后郊区化的新一轮郊区化发展形态与机制,还相应地出现了”边缘城市”、”科技型新城”等众多概念,后郊区化发展展现出纷繁复杂的图景,也暗示着经典郊区理论的重构.治理为理解全球范围内郊区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很有用的视角,本文介绍了来自印尼、法国、奥克兰和瑞士的四个案例,制定了政府、市场与公众的三方分析框架,将其分成市场主导、公众主导和政府主导三类,描述了不同主体在郊区治理中的互动过程,以期形成一个有代表意义的后郊区时代治理模式的共识.
郊区治理 政府职能 公众参与 市场机制
蒋阳 白硕 张鸣哲 项婧怡 张嘉颖 朱捷 桑乐凡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9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