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人本--城市街道空间的公平正义
长期以来,以车为本的交通发展理念片面注重机动交通的发展,使得城市街道尺度不断拉大、慢行环境持续恶化、街道生活逐渐丧失,街道中步行活动者、骑行者等群体的需求和利益被忽视,造成了街道空间中的社会排斥与不公.新时代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已经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原则.街道设计从片面关注机动交通到全面关注各类人群的使用诉求,体现了城市街道空间价值观的转变.本文从空间公平正义的视角,通过分析城市街道空间中不同使用群体的需求和利益关系,辨识街道空间中的利益冲突,结合街道营造及治理的实际案例,提出:街道空间设计应该重新平衡各类人群的基本空间需求,在此基础上适当向弱势群体(慢行交通者)倾斜,即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以人为本理念.具体营造策略包括:1.小街坊密路网的规划格局;2.合理、明确的路权空间分配;3.丰富的街道界面业态;4.建筑前区与街道空间的一体化设计;5.提高步行活动空间的空间品质;6.交通安宁化设计.
路网规划 街道空间 一体化设计 公平正义
古嘉城 胡倩倩
同济大学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9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