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改变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方式提升村镇工业化地区城镇化质量--以珠三角地区的实践探索为例

珠三角村镇工业化地区进入转型发展阶段,但”重生产,轻生活”的传统发展模式导致城镇化品质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生产水平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从”基本服务”向”多元化的优质服务”转变.本文通过总结珠三角村镇工业化地区传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方式与特征,揭示公共服务设施供需错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的问题,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提出完善供给机制,统筹空间资源配置;提升供给标准,建构品质体系,按人群特征配置设施;改变设施服务范畴,以生活圈统筹跨行政辖区设施配置,结合公共交通枢纽,提升设施可达性;提高设施兼容性,改变设施用地单一用途,提高兼容性及设施体验性的规划策略.通过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提升人居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珠三角规模庞大的村镇工业化地区转型发展提供支撑.

村镇工业化地区 公共服务设施 资源配置 城镇化质量 珠三角地区

李建学 徐远琪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14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