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市场化与网络化的制造业集聚区城市更新实践与思考--以深圳”两城”为例
制造业是深圳城市发展的基础与核心竞争力.”两城”是深圳典型的大规模、高密度制造业集聚区,内部具有高度市场化的企业网络,并承担着制造业企业内外流动的转换器作用.近年来,大规模拆除重建式城市更新对本地企业生产成本与实业信心产生巨大冲击,”两城”面临产业、空间及配套”三个锁定”的发展瓶颈.如何差别化的针对不同企业进行空间、配套和政策供给?如何降低城市更新对企业成本、流动性、网络生态的负面影响?如何优化现行更新治理模式,统筹公共资源落地,加快产城融合,促进传统园区向产城融合的品质城区转变?是对”两城”城市更新实践探索的主要出发点,总结了空间分区,实施差异化政策供给;分享发展,有机式更新供给;需求分类,定制式配套供给;政策保障,划定产业红线四个方面的经验.最后,对深圳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变革提出两点思考:加强城市更新的前提论证与研究、重新设计更新结果的价值导向.
制造业集聚区 城市更新 空间布局 资源配置 政策体系
王吉勇 张晖 冯文起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卓越城市更新集团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11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