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轨道站点到公共服务中心:城郊地区轨道站点周边开发的国外经验与国内实践比较--以日本、新加坡及我国珠三角的轨道为例
轨道逐步成为城际通勤的主要交通方式,轨道站点是沿线城镇发展的驱动力之一.城郊轨道站点周边地区往往是城镇新型产业平台、综合性新城区所在地.本文总结珠三角地区站点周边地区的开发情况,认为城镇发展与轨道建设的时序不一、站点周边地区发展与城市发展不耦合,传统以马路经济及机动车出行的方式,导致站点作为交通末梢的主要功能未能改变,难以与城镇生产、生活相结合,站点周边地区开发缓慢.对比日本、新加坡等地区站点周边地区开发情况,提出在”时空关系”、”区域关系”、”新旧关系”、”人车关系”等方面探索规划策略,围绕站点建构公共生活中心,实现由单纯的交通方式向轨道上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为城际轨道站点周边地区开发提供支撑.
城郊地区 轨道站点 规划设计 公共服务中心
李建学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14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