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技术在北京历史街区路灯选型中的应用
针对北京历史街区存在的照度不足等民生问题,探索利用增强现实新技术来支撑公众参与路灯设施选型.首先总结归纳了国内外街道公众参与、AR评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北京杨梅竹斜街为例,建立三类路灯方案的AR模型,组织了居民等不同被试组的现场AR测试,基于Dialux软件模拟了照度等功能性参数,基于Likert量表分析了街道居民对路灯的外观、颜色、高度、材质、屏幕、体积、风格、照明效果八项分项指标评价、累计指标评价和直观总体评价,验证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一致性,揭示了屏幕、风格、体积等要素对于路灯偏好影响较大,市民更加关注路灯的功能性和易于维护性.实验表明,基于AR技术的公众参与评价有助于历史街区路灯设施的方案表达、民意征集与方案比选,但仍存在程序繁琐、照度偏低、视域狭窄等技术瓶颈,对于路灯动态景观、夜景环境的模拟仍有待于配合VR技术来具体实现.
城市历史街区 路灯选型 公众参与 增强现实
熊文 郭一凡 阎吉豪 朱金城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8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