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签到数据的人群活动与城市活力空间研究--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社交软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社交软件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导城市空间发展与规划,已逐渐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本文借助新浪微博,引入基于位置服务功能的大数据,通过对工作日、双休日、节假日签到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人群活动的时空动态变化.在掌握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选取合肥市中心城区三个典型的城市活力空间进一步研究其形成因素以及关联性,一方面基于层次分析法,从人群活动的角度分析城市活力空间的吸引力因素.另一方面基于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对城市活力空间的街道可达性、建设强度与建筑形态、混合功能指标三类要素进行量化分析.最终得出城市活力空间的形成因素,同时通过对比城市活力空间形态特征与基于签到数据的人群活动,发现二者具有正向耦合性,并以此为依据,为城市活力空间的营造提出相关建议,提升城市活力.

城市活力空间 人群活动 时空动态变化 签到数据

田壮 董文晴 石佳鑫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12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