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IP”视角下历史街区的空间整合与利用--以荆州古城大北门历史街区为例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文化兴国”战略推动下,文化成为一座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积淀的代表,是发展进程中空间有机结合的主要表征,承载着城市的场所精神,但在快速城镇化下,同样面临着活力衰败的问题,亟须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文以荆州古城大北门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从”文化IP”视角切入,通过对街区的物质空间、历史文本、价值认同的层析,提取大北门街区的”文化IP”符号,即”三国IP”,进而以IP介入—系统性整合空间、IP创生—延展化落地产业、IP走读—路径式再现文本,最终实现大北门空间的三态(形态、业态、文态)重整合与再利用.以”传统文化+IP+历史街区”模式来探索历史街区的创新发展,为街区树立了自我品牌,也为文化遗产的活化提供了新策略.
古城历史街区 空间整合 文化建设 资源利用
李炜 何依 许广通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10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