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功能改造的历史建筑分类再利用案例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同时北京新总规提出老城不能再拆,”精心保护‘文化价值’这张金名片,因此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保护与利用连接城市历史与现实的物质载体——有价值的历史建筑.2017年12月,北京市率先成为全国10个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之一,随着历史建筑普查及认定工作陆续展开,笔者选取在普查及认定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八处三类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传统四合院、工业遗产以及近现代建筑,对其从功能利用和改造后使用情况两方面分别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将以历史建筑功能改造及活化利用为着眼点,以期针对这三类建筑,拓宽北京市未来历史建筑改造和活化利用的思路,并打造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经典范式.

城市规划 历史建筑 功能改造 活化利用

高雅 刘康宁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12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