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新城区职住特征差异化及形成机制探究--以南京都市圈及苏锡常都市圈为例
新城职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新城规划及建设的重点研究专题,国内外规划学者都试图通过规划一座居住就业空间匹配的新城区来尽量减少新城老城的双向钟摆式交通,进而避免跨区通勤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然而对苏南地区新城抽样研究后发现,诸多新城的职住平衡度相距甚远,对这些新城的居住就业特征进行汇总比较,结果显示大多职住匹配度高的新城均位于苏锡常都市圈,而匹配度低的新城大都属于南京都市圈;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高铁网络的构建,产业、就业、居住空间开始在区域范围内被重组.因此,在都市圈层面研究新城的职住匹配问题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京都市圈及苏锡常都市圈为例,首先利用静态关联、动态关联两种测度方法对两都市圈的职住特征进行分析及比较,研究表明苏锡常都市圈新城职住匹配度要优于南京都市圈新城.在此基础上,研究两大都市圈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别从区域条件、空间结构、交通条件等方面剖析两都市圈新城职住匹配度差异在宏观层面的形成机制,最后得出,都市圈的多节点廊道式发展模式要优于单中心圈层式发展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新城区职住匹配度及都市圈各节点良性互动.
都市圈 职住特征 差异化现象 形成机制
王雅琪 巢耀明
东南大学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9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