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粤古驿道沿线乡村协同发展研究

南粤古驿道作为一种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不仅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同沿线乡村紧密相连,也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且看似并不相关的乡村串联起来,共同构成了形态各异、富有特色的主题文化线路.近年来,国内关于古驿道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研究逐渐涌现,多侧重于古道本体的功能演变、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等内容,虽然也有国内研究对沿线乡村的转型驱动或发展方面有了初步探讨,但在古驿道与沿线乡村的关系界定以及沿线乡村协同发展的具体策略方面仍是空白.本文通过选取韶关西京古道重点线路乳源段沿线的部分乡村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旨在”以点带面”地发现在古驿道保护利用和乡村发展实践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围绕”基于乡村生产的产业设施配置”、”基于乡村生活的人居环境提升”和”基于乡村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思路.文章认为,推动古驿道沿线乡村的协同发展除了应处理好”道”与”村”以及”村”与”村”两个方面的关系之外,还应在完善”省-市-县-镇”四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发挥市县国有投资平台在统筹涉农资金和引导社会资本用于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古驿道 沿线乡村 产业设施 人居环境 基础设施 管理机制

张翔 龚华 叶磊 甘露 王海林

深圳市北京大学深圳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乳源瑶族自治县万宏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12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