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脉修补的城市公共空间塑造--以山西河津市为例
现代城市发展过于注重经济发展而对城市文化呈现出漠视态度,由此导致城市建设丧失了本土化的城市文化意向,城市文化难以传承延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延续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看重城市文化的凸显.本文从城市文脉的理论出发,讨论了目前国内对于城市文脉的相关研究内容,梳理了城市文化与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文脉传承的角度总结了目前城市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河津市文脉修补为实证研究样本,梳理城市文化资源,基于文脉修补,对目前河津市文脉传承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修补策略;分别从重现宏观山水格局、构建城市发展轴线,塑造城市公共节点三个方面提出修补策略,塑造城市宏观生态类公共空间、线性文化类公共空间以及点状生活类公共空间,修复生态资源与完善城市休憩功能的同时修补城市的文化脉络,探索文脉传承与延续在空间设计中的显性化表达路径,为我国其他类似的历史文化悠久、资源丰富的城市文化传承延续提供借鉴意义.
城市建设 公共空间 文脉修补 显性化表达
吴左宾 杨璐
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1-9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