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社会环境公正视角下安置房社区改造策略探析--以厦门市仙岳里小区为例

在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于不同的年龄、性别、阶层、受教育程度、民族、宗教信仰等个人特质,形成了人群的多样化.因为特质属性的差异,不同的人群对城市环境有各自的利用方式和期望值.基于此,城市规划需要将规划人口”群体化”转为”个体化”对待,即考虑到不同社会属性人群的经济活动对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造成的影响,以提高规划质量,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本文以村庄拆迁安置小区——厦门市仙岳里小区为例,在”社会环境公正”理念的”再分配”、”相互认可”和”平等参与”原则指引下,对其发展存在问题和不同群体的诉求冲突进行剖析,指出在老旧小区改造等存量规划中,必须转变孤立片面看问题的专业评价视角,代之以正确识别相关利益者诉求,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合理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仙岳里小区改造提升策略.

城市规划 老旧小区 社会环境公正 相关利益者

孙若曦 贺捷 黄若诚 黄博强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7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