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乡村规划机制中的”自主权”与”顶层设计”协同--以无为县为例

通过乡村规划的机制优化以编制更科学、合理、可行的规划,同时实现治理有效的目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政村治”的现实治理特征决定了乡村规划需真正实现多元主体参与,真实倾听与解决基层的实际需求.扩大”自主权”与加强”顶层设计”是当前乡村规划机制优化的两个方向,但近年来城乡规划界对两者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呈现相互割裂的局面,如何实现”自主权”与”顶层设计”的有机结合缺乏深入研究.以各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的村庄分类为切入点,以无为县为案例地区,本文提出了多级联动的规划编制机制.县、镇政府和村级自治组织合理分工,根据职责承担顶层设计任务或行使自主权;规划技术团队则扮演辅助角色,制定理想技术方案并通过”三下三上”的沟通协调流程,在各个层面将”自主权”和”顶层设计”结合在一起,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最终将全县263个行政村(农村社区)划分为示范引领、特色发展等四类村庄,将6000余个自然村划分为重点改造或提升、一般整治、撤并三类,为乡村地区的合理有序管控和下一阶段的村庄规划奠定基础.

乡村规划 编制机制 自治组织 沟通协调流程

刘旸 刘复友 罗洁 申文浩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重庆

中文

1-12

2019-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