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一次PM2.5浓度剧变过程分析

利用中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PM2.5质量浓度数据和中国气象局地面观测资料,对北京2019年1月一次PM2.5浓度剧变过程进行分析.12日下午至夜间北京城区出现PM2.5浓度爆发式增长,海淀区万柳站点PM2.5浓度从15时的124μg·m-3突然增长,至晚上22时PM2.5浓度已达到574μg·m-3,平均每小时增加90μg·m-3;13日凌晨至上午城区的PM2.5浓度陡然下降,天坛站点的PM2.5浓度从6点的460μg·m-3减少到10点仅仅23μg·m-3,在4个小时内空气质量由严重污染转变为优,PM2.5浓度平均每小时减少约110μg·m-3.通过分析发现,本次PM2.5浓度爆发性增长主要为区域性不利气象条件引起,PM2.5浓度的爆发式增长主要伴随相对湿度从30%上升至80%这个区间附近,相对湿度继续上升则对较高的PM2.5浓度继续增加作用不明显.除了太阳辐射影响气温引起相对温度的日变化之外,本次过程相对湿度的增加有南方暖温气流向北移动的因素,而相对湿度的减少与北方干冷空气的入侵有关.河北中南部的污染物向北京输送也是PM2.5浓度爆发增长的重要原因,而PM2.5浓度的快速减少则主要是依靠较强西北风的传输清除作用.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浓度剧变过程 气象条件

安林昌 尤媛 张碧辉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835-840

2019-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