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语言应用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概念辨析: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1.学术研究学术界长期以来习惯于将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割裂有时甚至对立起来.这种惯性使得学术评价、成果评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学术制度安排上对应用研究边缘化,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量学术研究缺乏应用研究的实际内容和元素,许多研究成果无法转化为社会应用.什么是学术研究,或者说什么研究才是学术研究?这个问题看似众所周知,实际上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看了一些文章、著作或其他成果时(尤其是学术刊物编辑,论文成果评定专家),常常会说“这不是学术研究”“这不属学术性成果”或“学术性不强”“缺乏学术性”这类话,可人们真要问起来,究竟什么是学术性,什么是“纯学术”?《现代汉语词典》将学术解释为“有系统、较专门的学问”,学问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这种解释仍然含混.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结果,就是要能够出现特定人群、特定行业、特定社会或地域、特定时期、特定载体的语言产品的广泛可及、传递和消费。要真正实用并实效地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需要具有服务意识、产品意识、市场意识。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决定语言文字的需求,需求决定应用研究。应当以社会化语言产品为利益驱动实施应用研究,与民族社区各行各业共同发掘和设计语言产品。
少数民族语言应用 学术研究 使用需求 产品开发
范俊军
暨南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城镇民族社区语言服务与教育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8-62
2017-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