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创伤记忆的书写:纪录电影《二十二》的叙事探析

历史在加速.国内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以直击人心的数字体现了这种紧迫感.影片采用日常的叙事方式客观呈现慰安妇老人的生活状态,冷静克制,缓解了观众的心理压力,以另一种方式记录了70年前的历史创伤.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记忆之场”,影片重新书写了国人对于慰安妇的集体记忆.在民族框架之外,复合了性别框架,发掘了慰安妇老人的个体性和真实性,某种程度上抵抗了国人对于慰安妇历史的遗忘和误读.此外,新闻报道中对于电影文本的解读和误读也一起加入书写记忆的队伍中,将这种覆写和重构延续下去.

纪录片 慰安妇题材 叙事方式 集体记忆

陆伟晶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国内会议

江苏省第四届传媒学科研究生论坛

南京

中文

63-70

2017-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