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内蒙古传统草地畜牧业体现的动物福利理念

传统草地畜牧业是充分利用天然优势,以放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发挥畜禽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毛、绒、皮张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传统的草地畜牧业,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与草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包含着许多生态产业、动物福利元素,是适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福利型、循环型、绿色生态产业.总之,传统草原畜牧业与现代集约化的养殖,机械化、工厂化的育肥出栏模式相比,它是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效率低下的,但也囊括了现代人所追求的许多,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畜的和谐、发展机会的平等、环境的适应性、动物福利性、生态安全性、资源持续利用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符合动物福利、生态安全要求,值得持续传承的生产方式。

草地畜牧业 动物福利 环境适应性 生态安全

郭天龙 杨燕燕 罗晓平 王德宝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呼和浩特市 010031

国内会议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大会

杭州

中文

92-95

201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