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场动物福利养殖经济效益评价--以内蒙古富川饲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通过农场动物福利经济属性衡量体系的构建,对富川农场动物福利养殖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指出影响农场动物福利经济属性的关键因素是福利养殖效用在市场中的经济价值.消费者对农场动物福利经济属性的认同,是我国未来农场福利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我国应在加强消费者对农场动物福利的认知、推进动物福利立法与福利养殖、人道屠宰与运输等环节标准的制定工作、完善动物福利差异的有效甄别机制、加强动物福利养殖技术研发工作与推广工作及培育福利养殖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加强政策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我国居民食物安全逐渐由数量安全向质量安全转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质量、种类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绿色发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广泛关注.畜牧业中,农场动物的饲养环境与饲养方式已成为导致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改善农场动物福利能有效降低畜禽食品安全风险.但是,提升农场动物福利水平一般会带来饲养成本的增加,很难依靠饲养主体的自发行为来实现.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改变饲养者行为,需要将农场动物福利纳入动物产品属性之中,通过对体现改善行为的产品进行溢价支付,以更高的均衡价格激励饲养者重视农场动物福利,即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进行调节.那么,当前我国的农场动物福利是否具有经济属性能否让消费者溢价支付,对我国农场动物福利的发展意义重大.
农场动物养殖企业 生产管理 福利养殖模式 经济效益
郑微微 沈贵银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南京市 210014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16-129
201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