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下刚果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下刚果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前裂谷阶段、裂谷阶段、过渡阶段和被动大陆边缘阶段,主要发育盐下裂谷期陆相层序、过渡期盐岩层序和盐上被动大陆边缘阶段海相层序.以过渡期盐岩为界,盆地纵向上可分为盐下和盐上两套构造层:盐下构造层具有明显的断陷-坳陷转换特征;盐上构造层受到裂谷-被动大陆边缘大地构造背景和盐岩运动的双重影响,发育多种类型与盐活动相关的构造.盆地发育丰富的盐构造样式,在平面上具有分区性,自东向西依次可分为盐滚区、底辟区、盐蓬和盐盖区以及厚盐层区.受构造和沉积双重控制,油气具有”上下分层、东西分带”的分布特征:纵向上,下刚果盆地油气主要分布在白垩系,下刚果-刚果扇叠合盆地油气主要分布在古近-新近系;平面上,油气分布具有很好的分带性,且由陆向海油气分布层位由老到新.结合区域油气成藏条件,本文建立了下刚果盆地油气成藏模式,确定了不同层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指出盐下裂谷层系和北部深水—超深水区古近-新近系浊积砂岩是未来勘探的主要方向,盐上白垩系碳酸盐岩储层也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油气勘探 分布规律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刘静静 熊利平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2017年博士后学术论坛——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

北京

中文

20-31

201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