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隧洞穿越活动断层应对措施及其适应性研究综述

西部高山峻岭地区修建调水工程时大多采用隧洞输水方式,通常要穿越包括活动断层在内的赋存环境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层.目前,国内外的隧洞相关规范均未就隧洞穿越活动断层带的工程设计和应对措施给出明确规定和建议,不利于输水隧洞的长期运行期安全.本文基于活动断层的定义、分类,以及活动断层对隧洞工程的影响,首先采用工程实例搜集与综合对比分析的方法,系统整理了国内外10个隧洞穿越活动断层的工程案例,重点探讨已建工程针对该问题在设计层面所采取的各种理念,认为设置柔性连接段、扩大断面尺寸、洞内明管、复合衬砌或新型材料是当前隧洞抗断的主要措施.然后,结合每种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建议了各种设计理念的适用条件,并指出应关注的问题.然后,针对隧洞穿越活动断层工程措施的适应性评价课题,梳理并讨论了相关研究内容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值得完善和补充的环节.最后,结合近期启动的”水资源高效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隧洞穿越活断层围岩-衬砌灾变机制及抗断技术”研究项目,聚焦主要研究内容,并展望了隧洞穿越活动断层研究应予重点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调水工程 隧洞穿越 活动断层 适应性评价

张雨霆 丁秀丽 张传健 黄书岭 颜天佑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10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10

国内会议

中国水利学会2017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369-1384

201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