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及绿色导向的城市”次区域”的互动认知与尺度引入--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尝试
随着当代城市区域化和多中心化发展,居民出行行为模式、城市发展理念和城市空间组织思维均出现了新变化.城乡规划理论需要拓展出适应上述变化的新型空间层次——人本及绿色导向的城市”次区域”.文章首先分析了在现有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中增设新型空间尺度层次的必要性;其次阐述了城市”次区域”的思想基础及概念内涵;再者,尝试地将其运用到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原理”的课程教学当中,先是采用”课下主动操作”和”课堂跟踪吸收”两种方法开展了城市”次区域”特征的互动认知实验,而后试图在课堂教学中嵌入城市”次区域”思想,探索了城市次区域规划设计的讲授内容及课时分配,提出了可以将其与既有教学体系/教学大纲相衔接的若干可能方案.以期为城市发展新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改革和创新提供思路.
高等院校 城市规划原理课 课堂教学 次区域思想
单卓然 黄亚平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122-132
2017-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