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政策、技术与相对效益--来自湖北省541户农民玉米种植面积调整的实证

我国从2015年开始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以缓解供求矛盾,有必要对农户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本文利用2016年湖北省541个农户家庭的问卷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户玉米种植面积调减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种植玉米的相对劳动强度和经济效益、作业方式、政策导向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是显著的,种田收入占农户家庭收入比例、耕地面积和耕地类型也与玉米种植决策显著相关,但性别和受教育水平等农户个体特征以及家庭人口对于种植决策没有显著影响.为有效引导农户调减玉米种植面积,需加强实施细则设计,并努力提高与玉米竞争的其他作物的相对经济效益、生产机械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玉米种植业 经济效益 机械化水平 社会化服务 政策导向

祝华军 楼江 田志宏

同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092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2017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学术研讨会

哈尔滨

中文

19-31

2017-08-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