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休信号分子机制与高血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作为”气体信号分子”,开始了医学与生命科学的新领域.NO是精氨酸代谢过程中的终末产物,但具有可以连续生成、快速传播、迅速弥散并产生广泛生物学效应等特点.研究者首次认识到NO以不依赖于受体转导的细胞内、外信号转导方式发挥作用.NO的发现更新了科学界对经典学说的认识,从而诞生了”气体信号分子”的研究新领域——不仅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在机体调节中发挥广泛的调节作用,而且既往被认为”代谢废物”的小分子NO也参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在此后的30余年内科学界又接连发现了”气体信号分子家系”的其他成员,包括内源性气体分子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硫化碳(hydrogen sulfide,H2S)和二氧化硫(sulfide dioxide,S02).对这4种气体信号分子的生理学作用及血管调节效应与机制的深入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界对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认识及研究进展.
高血压 病理机制 气体信号分子 血管调节效应
陈咏冰 杜军保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23
2017-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