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施洞苗族的”盛饰”现象研究--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为例
施洞苗族银饰是中国银饰艺术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华丽夸张的造型是其显著的外在特征,厚重的民族文化是其历久弥新的动力源泉.本文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全套施洞苗族银饰为实物研究样本,以实物测量数据和田野考察资料为支撑,通过对其数量款式、纹样布局、造型特征、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分析,论证施洞苗族银饰之”盛”.同时,结合形式美法则,剖析施洞苗族银饰的装饰风格、设计细节、美学趣味,进一步剖析蕴涵在施洞苗族”盛饰”中,以”盛”为美的审美意识和无处不”盛”的造物观念.
苗族银饰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审美意识 民族文化
李昕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13-337
2017-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