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实践与发展保护--以山西万荣笑话为例

文化景观是由认知者复原或”发明”的,正是在认知与展示中,文化景观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多样性与意义.在地方民众的社会记忆中,万荣笑话的产生具有污名化的色彩,尽管在去污化实践乃至被塑造成文化景观的过程中交织着不同群体的利益矛盾,但是被复原或”发明”的文化景观则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符号,进而实现了文化的再生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景观 社会记忆 资源保护

谢红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431-435

2017-05-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