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毛草莓遗传多样性的荧光AFLP分析
黄毛草莓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山区,其浆果具有特殊的蜜桃香味,但在黄毛草莓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还非常有限.本研究利用荧光AFLP标记技术对6个居群共37份黄毛草莓种质资源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093条带,其中1057条具有多态性,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96.70%.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466,Shannon信息指数(H)为0.3936.说明四川黄毛草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居群4>居群2>居群3>居群1>居群6>居群5.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73,表明居群遗传变异多存在于居群内,居群间基因流(Nm)为1.348,表明居群间存在轻微的基因交换.采用UPGMA法聚类分析表明,除了居群4的部分样本外,几乎来自同一居群的样本都能聚成一组.所有的遗传参数表明中国西南地区黄毛草莓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川中居群的黄毛草莓浆果具有更浓郁的蜜桃味.本研究为黄毛草莓种质资源的调查和保护提供了参考,为草莓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黄毛草莓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荧光AFLP标记
李洪雯 Boris Duralija 何建 Ale(s) Vokurka 王东
四川大学,成都610064;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成都610066 萨格勒布大学,农学院果树系,克罗地亚 萨格勒布大学,植物遗传育种和生物测定系,克罗地亚
国内会议
安徽长丰
中文
193-201
2017-0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