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自然科学类场馆解读
在介绍2049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产生背景与进程基础上,立足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解读,提出目前场馆具备的开展科学素质教育具备的优势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欠缺.文章最后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未来自然科学类场馆应善用领域特点诱发公众参与科学知识建构,以间接传播代替直接传播,以及重视场馆科学教育者、教师的重要作用.
自然科学类场馆 科普工作 公众参与 公民科学素质
郑钰
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100050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518-525
2016-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