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化

传统之于国人,不仅是历史,还是文化的质性特征,是否能够正确(辩证)地认识传统,决定着在现代化的征途中是内力充盈还是外强中干.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关于文化传统性和现代化的一系列阐述,都表明了党和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美好追求.传统性是流经于血脉的不可分割的天然因子,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因为它可以给予现代化以扎实的历史积淀与根基。传统性永远存在于社会的历史进程之中,现代化不能离开传统性,也只有在传统性关照下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符合人们所在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的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是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尊重传统性,期望为全人类的文化未来献出一份属于中国人的因子,更是为世界文化的未来贡献一份来自中国的沉甸甸的礼物。

传统文化 传统性 现代化

任慧

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厦门

中文

14-20

2017-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