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分析
大学生作为高端人力资源的代表,其就业的性别公平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在社会公正、性别公平的价值诉求中关注大学生就业性别公平问题具有时代意义.自20世纪末以来,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1999年台湾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2002年大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也开始步入大众化阶段.两岸高校毕业生的绝对人数持续增长,就业市场上一岗难求的状况十分常见.市场追求效率的特性往往使女大学生在岗位竞争中成为被排挤和被淘汰的对象,伴随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从大陆来看,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3年6月对大陆地区的21个省份30所高校开展全国性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发现,男性初次就业率为77.3%,女性初次就业率为65.9%,男性明显高出11.4个百分点.
高等院校 毕业生 就业流动性 性别差异
武毅英 郑育琛
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05-215
2017-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