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素养评量的建构与实践--以台湾小学语文课程纲要为例

呼应语文素养导向的评量在素养导向教学中,师生有了”不一样”的互动关系.身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期待成为自主的学习者.教师则身兼结合生活与学习的脉络化情境,赋予学生学习任务的课程设计者,并在学生整合运用知识技能与情意主动投入思考,并与学习伙伴进行讨论对话,并在多元可能性下决定行动方案的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与资源与支持提供的协助者.以笔者曾执教小学三年级《马太鞍的巴拉告》带孩子学“说明”的历程作为素养导向评量之案例做交流。教育的变革不易,社会的整体氛围、师生的共识与因应等要素相互配合方能水到渠成,但目前,身为一线教师,应责无旁贷地积极去健全评量回馈教学的机制和评量素养的专业增能。

小学语文 素养评量 回馈教学 专业技能

蔡蓝傧

台湾”中华文化教育学会”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厦门

中文

263-274

2017-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