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乡村遇见艺术--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乡村建设
艺术乡村建设,是这几年比较引入关注的一种乡村建设实践,也是对20世纪初期由梁漱溟、晏阳初等前辈学者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在当代社会的一种继承和延续.它也是艺术人类学目前密切关注的一个艺术现象.在这场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实验中,艺术家和知识精英成为事实上的主导者,他们按照自身的理想和意图设计、改造乡村,希望再造出符合他们的审美趣味和梦想的牧歌田园。乡村成为艺术家个体进行艺术实践的平台。于村民和当地政府来说,修整村落,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实现招商引资和增加村民收人或许才是他们的初衷和目标。在项目实施的全盛时期,艺术乡建的发起者与当地政府、村民之间自然会形成利益共生关系。艺术乡建是我国民间社会和有识之士探索乡村建设传统的延续,与自20世纪初期便开始的乡村建设实践是一脉相承的。这种艺术介入村落复兴的模式也为我国的乡村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和发展路径。
乡村建设 艺术人类学 审美趣味 利益共生
汪欣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301-311
2017-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