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第三只眼--陈映真/永善的第三世界

从漫长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这个将会改变世界未来走向的大计划,一般理解的动因在其内在需求与全球经济发展,然而这个方案不能孤立地理解,脱离中国中心的世界观,发现东南亚次区域中印度尼西亚“新海洋时代”、南亚印度“新香料之路”等提案,这几个表面不相统属的计划都具有内在的联系。整体而言,它们意味着第三世界的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区经过四个世纪帝国主义的摧残,长期的隐忍、再生与复苏,从废墟中悄然升起,为了掌握自身未来,不再被强权牵引而试图提出带动地球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在过去的社会思想资源中,诸如中国固有的大同思想、佛教与民间信仰众生皆平等大爱世界观、社会主义的平等主义等,都是指引道路的明灯,其中1955年的“万隆会议”更是第三世界在历史实践中少有的共同资产。万隆主义是国际主义,同时是追求接地气的世界主义,众生皆平等、万事万物皆平等更以宇宙为前提超越人世的地球主义,以万隆分子自诩是为了人间也是为了地球的未来。目的在于改造知识构造与气氛,走向更具解放性、更平等的地球,以第三世界接地气的国际主义思想路线、方法,取代欧美中心主义。第三只眼的直觉是:映真先生洞察身边的能力让他长出了另外一只/双他自己都没法充分意识超越左右的眼睛,这只眼睛不特殊,其实内在于“第三世界”的需要,历史客观状态的复杂性,迫使要介入的有心分子要接地气、着陆、低空俯视自身的大地。

第三世界 万隆主义 知识构造 陈映真

陈光兴

台湾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厦门

中文

484-492

2017-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