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基于协同创新的机械类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现在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中特别提出要培养”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的大学毕业生,所以在机械类大学生培养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多年坚持自己特色,努力使学生具备工程实践、创新发展、团队合作和终身创业等四种能力.协同校内校外各方面资源,建立”一二三四”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导师制为引导,建立大学生创新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两个基地,利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基金三个平台项目化运作,组织大学生参加学科基础知识竞赛、学科创新竞赛、学科工程实践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等四类竞赛,为大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增长才干的途径,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同时培养提高本专业大学生在工程实践、创新发展、团队合作和终身创业等方面能力.
高等院校 机械类专业 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模式
付昌义 孙宇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6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
武汉
中文
200-202
2017-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