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先天性肺动脉吊带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动脉吊带(PAS)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 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并资料完整的病例9例,截取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部病例均以反复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症状起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因不同程度气道狭窄所致;以上患者最终均以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CTA)检查后确诊PAS,7例行超声心动图提示早期PAS。同时,5例合并有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其中房间隔缺损3例,室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治疗上,6例行左肺动脉(LPA)重建术和(或)合并心内畸形矫治术,其中1例术后死亡;3例采取非手术治疗措施,其中2例脱机困难放弃治疗。 结论: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若见呼吸道梗阻症状应警惕该病的可能,CTA检查为最可靠的诊断方法,结合纤支镜、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以手术方式为主,LPA重建手术是解除左肺动脉压迫的重要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适当的手术方式及时机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及改善预后。
先天性肺动脉吊带 婴幼儿 临床诊疗 预后评估
刘晓丽 易容松 廖燕玲 雷先强 韩咏
柳州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广西柳州545001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49-149
2017-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