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56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围术期处理经验分析

目的:总结本中心2015年至今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围术期处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至今连续56例PEA的围术期处理方法,包括术后ICU期间对病人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用药调整、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物及肺动脉靶向药物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机械辅助装置的使用以及其他特殊的围术期处理经验等. 结果:56例患者未发生一例围术期死亡,术后2例患者出现灌注肺,2例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围术期肺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术后肺动脉收缩压从85.05±22.40mmHg降低至37.06±17.64mmHg,肺动脉平均压从48.49±12.47mmHg降低至22.57±10.78mmHg,肺血管阻力从779.68±348.68达因.秒.厘米-5,降低至279.51±196.00达因.秒.厘米-5.术后指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5%-100%之间. 结论:PEA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在于使长期阻塞的肺血管重新适应新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围术期处理的核心是在维持肺血管床较低的血流灌注、减少肺血渗出的同时保证肺泡充分的血气交换,保证体循环系统的稳定以及其他器官的功能,对术后严重并发症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围术期处理 血流动力学

朱家德 刘盛 杜娟 蒋鑫 吴艳 石丽 高歌 楼松 吉冰洋 杨静 伍丽明 刘明政 罗勤 柳志红 荆志诚 宋云虎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北京100067

国内会议

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163-164

2017-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