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江口拦门沙河段滩槽泥沙交换理论

”长江口拦门沙河段滩槽泥沙交换理论”是直接基于大量工程实践和可重复的试验结果不断总结提炼得出的,物理概念明确,可以进行试验模拟,也被新的实践反复证实,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理论架构为:水流和波浪是驱动长江口拦门沙河段滩槽泥沙交换运动的两种基本动力.长江口拦门沙河段滩槽泥沙交换的物质基础就是长江口拦门沙河段河床;对长江口拦门沙河段滩槽泥沙交换而言,水流和波浪两种基本动力的总体作用效果是相反的,两种动力的对比变化决定着滩槽泥沙交换的总体趋势和强度.底沙运动、悬沙运动以及近底高含沙水体的异重流运动是长江口拦门沙河段滩槽泥沙交换中泥沙运动的三种形式,其中底沙运动是泥沙运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基础形式.在此基础上,还分别对支撑这一理论的两种基本动力作用的主要规律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长江口拦门沙河段滩槽骤变规律进行了论证.

长江口 拦门沙河段滩槽 泥沙交换 运动形式 动力机制

刘猛 沙海明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河口海岸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0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

国内会议

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浙江舟山

中文

779-790

201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