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Flow FM研究珠江河口岸线变化对潮汐过程的影响
由于自然淤涨和围垦填海工程,珠江河口岸线发生较大变化.岸线的改变会对河口形态产生影响,也必然会导致周边海域潮汐过程发生变化.通过使用ENVI遥感影像处理软件从遥感图片中提取得到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以及2010年涵盖黄茅海、鸡啼门水域、磨刀门水域和伶仃洋的岸线数据,建立珠江河口高分辨率的D-Flow FM水动力数值模型.通过率定验证,模拟的水位、流速流向结果与观测数据吻合良好.利用T-TIDE对模型结果进行调和分析,通过对比3个年代下岸线变化后的模拟结果,得到从20世纪70-9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至2010年间M2和M4分潮振幅的变化.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90年代,磨刀门水域分潮振幅增加较大,M2、M4分潮振幅最大增加值分别为0.08m和0.02m,鸡啼门水域次之,黄茅海水域分潮振幅增加相对较小;伶仃洋水域,M2振幅增加,以淇澳岛和内伶仃岛断面为界,向湾顶方向M4振幅增大,向湾口方向M4振幅减小.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0年,黄茅海水域M2、M4分潮振幅均增加;鸡啼门水域,M2、M4分潮振幅均振幅略有减小;磨刀门水域,M2振幅无明显变化,横州水道处M4振幅略有减小;伶仃洋水域,M2振幅总体呈增大趋势,M4振幅在万顷沙附近增大.
海洋潮汐 珠江河口 岸线变化 分潮作用 潮汐振幅
王宗旭 季小梅 张蔚 姚鹏 郁夏琰 傅雨洁
江苏省海岸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 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国内会议
浙江舟山
中文
830-835
2019-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