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京津冀地学环境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人类和城市发展都体现沿北京湾走来.人类发展依次为周口店猿人、田园洞人、山顶洞人、东胡林人和雪山文化;城市发展依次为董家林燕国遗址、蓟丘、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和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是古代唯一先有规划后建城的城市,要想保住北京的首都地位,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使规划中的人居环境显著受控于地学环境.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地处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结合部,地貌单元分为西部太行山、北部燕山和中部、东南部华北平原,构成”北京湾”的地貌特征,这是京津冀的地学环境.北京是按照《周礼·考工记》建立的城市,以紫禁城为中心,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燕墩、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三大殿、神武门、景山、地安门、鼓楼、钟楼、小汤山,称为”中轴线”,这是北京的人居环境.地学环境控制着人居环境,人居环境顺应地学环境规划,才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居环境 地学环境 空间规划 可持续发展

吕金波

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北京102206

国内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33届年会暨重庆万盛世界地质公园创建与旅游发展研讨会

重庆

中文

26-30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